人物專訪Exclusive Interview
活動報導:第17屆羅四維講座「社會與設計共舞的奇幻旅程-跨界的人生反思」
發布日期 : 2023-03-05
文/賴亭禎
編輯/吳培煜
 
由社會系及社工系系友共同組成的夥伴學習促進協會,為紀念羅四維神父的貢獻,並延續其教育理念,目前已舉行數屆羅四維講座,內容包含系友的職場經驗分享、志工服務團隊經歷介紹與頒發學生論文獎。
 
本次獲頒學生論文獎碩士優等的學生是來自社工所的鄒國儀同學,她選定在藥癮戒治場域中任職的社會工作者為研究對象,再以是否具備「過來人」經驗區分,從專業能力、工作過程、未來發展、就業理念到心態調適等面向,多方了解此類工作者面臨的現況,並試圖提出發展建議。
 
獲頒學生論文獎學士優等的學生則分別是來自社會學系的朱悅嫺同學與高渝雯同學。朱悅嫺同學來到出家人的場域,參與其日常生活及宗教儀式,家中信仰基督教的她看著他人眼中的信仰,探索宗教對於個體的意義,個體的神聖性又是如何建構而成。除卻學術研究的價值之外,對她而言,這篇論文的重要性在於她「如何如實的勾勒出自己的視角,從信仰的、從社會學的視角出發,對自己有重新進一步理解」,學士論文帶給她的收穫不僅是學術知識的增長,更是對自身的理解。

與前面兩位獲獎同學的說明方向不同,高渝雯同學著重於講述學士論文的寫作過程及心路歷程,回憶起決定題目時的徬徨、與教授討論時的忐忑,她形容那段時間是「瘋狂撞牆期」,一次又一次的出錯令人感到壓力無窮,「那時候的我很焦慮,但我給自己的基本要求就是,發表時要講出一個對的結果,不能用錯誤的東西向大家報告」,經過不斷的測試和修正,儘管過程艱辛,高渝雯同學最終仍成功完成論文。


圖/輔大社會學系提供
 
此次講座邀請到現於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任教的鄭陸霖副教授,分享他過去近三十餘年的人生經歷。鄭陸霖副教授分別自輔大社會學系、臺大社會所畢業後,又至美國杜克大學研讀博士,隨後在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擔任研究員,他與社會學的緣分無疑是極深的,沿著學術研究的道路走了許久,原本生活穩定的他卻突然做出一項令旁人不解的決定——辭去研究員一職,轉向待業和嘗試創業,或許是水到渠成,他最後帶著社會學走入設計領域。

 

圖/輔大社會學系提供

從事研究向來是社會學系畢業生的常見職涯選擇之一,熱愛社會學的鄭陸霖原本也是其中一員,但在漫長的學術生涯裡,他時不時會對自己所擁有的知識與眼下進行的工作產生反思,「什麼樣的社會學會有用?」,這個問題總浮現在他的腦海中。鄭陸霖在講座中提及,當他離開中研院後,他也意識到自己身上沒了「中研院」這個象徵,不論是創業或求職,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待業期間,鄭陸霖以自身疑問為出發點,希望找出「有關聯的社會學」,他從經濟社會學、產業社會學等獲得啟發,尋求「社會設計」,亦即能對社會產生幫助或使大眾關注特定議題的設計,甚至成為該議題的解法,讓學術知識成為能夠實際操作的物件或行動。
 
他認為課堂上的思辨和課堂外的實作並非矛與盾,而是能互相支持的夥伴,以「大稻埕文化復興街區創業運動」為例,從空間、社會、教育、生活、產業、宗教等六個關鍵點切入,思考「大稻埕」的文化與歷史,從而提出可帶動觀光和地方文化延續的活動方案。
 
當鄭陸霖受邀到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教書時,他捨棄繁雜的理論,轉而推出一系列社會設計課程,每當課程結束時便舉辦成果展,讓修課學生的作品集得以展出。「要知道一件事情的意義,而一件事情會是四、五件事情的出發點。」這是鄭陸霖長年體悟得出的人生哲理,也是其社會設計課程的中心理念,當一個問題能被解決,後頭將會延伸出更多解法,以應對複雜的社會現況。


圖/輔大社會學系提供

在講座的最後,由國際夥伴學習推展中心的三位同學代表介紹相關方案,以2022新竹五峰鄉清泉服務隊為例,正所謂萬事起頭難,服務隊成員在初期開會及撰寫教案時,由於成員間還未熟悉彼此,在溝通與協調方面,往往需花費極大的時間和心力。
 
加上又逢疫情嚴峻,一切流程都從實體改為線上,許多過往不曾發生突發狀況讓他們感到手足無措,不過每個困境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完成所有活動後,他們不但能跳脫框架、想出新穎有趣的教案,也能接納彼此的建議,共同創造及改良出最好的活動內容。
 
在合影紀念及師長致詞後,此次羅四維講座也逐漸迎來尾聲,期盼能使來場的大一同學能更了解兩系特色,同時對未來的大學生活與職涯有更多的想像,就如講者鄭陸霖副教授給學弟妹的鼓勵,學習沒有失敗一說,伺機而動、順勢而行,相信未來的種種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上一頁

聯絡資訊

大學部
研究所
242062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羅耀拉大樓SL353室、SL31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