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Exclusive Interview
活動報導:社會學系友職涯講座——從電子商務到難民庇護
發布日期 : 2022-10-13
講者/鄭家盈、陳㵾伃
文/賴亭禎
編輯/吳培煜


圖/輔大社會學系提供
 
談及自身的生涯規劃,有人能描繪出一幅精確的藍圖,有人眼前所見卻是一團迷霧,該往何處去、該做何抉擇,眼下所掌握的一切又是否能讓自己走到更遠的地方……。或多或少,人都會迎來迷惘,此時來自他人的經驗談將能幫助擴展眼界,從前途茫茫中見到一束光。
 
本次社會系職涯講座邀請到兩位已就業數年的系友,向大一新鮮人分享數年來的求學及工作經歷,其中有困難之處,亦有深刻的體悟。
 
系友鄭家盈在學期間,透過社會系與外界企業、機構等合作開設的實習課程,到旅行社交平台脆餅(Tripinsiders)中擔任社群小編,不僅要管理該平台的社群媒體,設計文案、與大眾互動,還要撰寫企劃書及直播腳本,並協助規劃實體活動,講求提升品牌形象與客群滿意度,可說是身兼多職。
 
還是學生時的家盈學姐,需要同時處理複數任務的情況並不多見,但在當前的實習現場,則需要保持清晰的思緒並妥善安排所有事宜,儘管讓人感到焦頭爛額,這項紮實且高度實用的訓練仍讓她受益匪淺。
 
而實習帶給家盈的另一項重大收穫,便是人脈。
 
經過他人介紹,家盈陸續進入韓國服飾平台Codibook、彩妝品牌Kiehl’s及Chanel、蝦皮臺灣等公司就職。工作內容也不僅止於社群經營,更延伸至庫存管理、廣告決策、網頁曝光及銷售數據分析等。各項專案往往需要由多個部門相互協作才能完成,該如何進行有效溝通是項重要課題,同時也是職場必備技能。
 
關於建立人脈的益處,系友陳㵾伃也深有體會。原想成為戰地記者的她,抱著了解社會脈絡與進一步確認自身志向的決心,選擇就讀社會學系,大學四年間,一方面維持成績,一方面探索更多社會議題。
 
㵾伃曾在國際特赦組織臺灣分會服務,也曾在臺灣人權促進會擔任實習生。然而,這些機會並不完全是主動找上門的。㵾伃學姐藉由電話、電子郵件或臉書私訊等方式與組織取得聯繫,帶著簡歷和一片赤誠,換取可以近距離接觸NGO組織運作現場的機會。「只要寫信給一百個人,裡面有一、兩個人回覆了,一切就值得。」她坦言,這需要相當的勇氣及毅力,畢竟對方往往事務繁忙,不見得能給出回應。
 
系友陳㵾伃的碩士論文研究領域為國際衝突。此時已發覺自己對學術研究及思考解決對策更感興趣的她,將目標重新定為後勤支援,從事國際發展研究顧問。曾在社會系受過紮實學術訓練的她,能準確運用如深度訪談、數據分析等研究方法至各項研究計畫中,並作為政府及國際非營利組織之間的橋樑,將學術與實務結合,協助人權倡議與提供制定政策的參考。
 
家盈學姐在演講過程中談及她一路走來的感觸,說道:「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現在做的事情,會在未來的哪個時間點發揮作用,所以盡量去做、去學就對了。」兩位系友的職涯歷程看似一帆風順,實際上都是經過思量,與一步一腳印的實踐才得以成真。
 
未來是難以預測且無可限量的,在大學這個全新的人生階段,所有決定與累積都將化作基石,幫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或許夢想的輪廓還未明朗,就如陳㵾伃學姐留給學弟妹的建議,「多聽、多看、多想、多嘗試」,只要邁出步伐,最終將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上一頁

聯絡資訊

大學部
研究所
242062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羅耀拉大樓SL353室、SL31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