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Exclusive Interview
活動報導:大學雙「棲」二三事
發布日期 : 2025-04-24
活動名稱:跨界學旅:大學雙「棲」二三事(大學入門講座)
文、圖:鄭洧存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為協助大一新生掌握多元學習機會,在大學入門課程中邀請兩位傑出系友分享跨領域學習經驗。社會系主任暨授課教師巫麗雪表示,此次邀請到在北市知名民調公司任職的簡宜瑾,以及目前就讀輔大法研所的黃靖翔擔任講者,期望透過他們的親身經歷,展現社會系學生的多元發展潛力。
 
簡宜瑾現任於北市民營調查公司擔任研究員,她於大一下學期申請統計資訊系雙主修,這選擇源自由於她對數據分析的高度興趣,大一修社會統計課程時,接觸統計理論與軟體實作,逐步累積程式語法與數據分析的能力。她也分享雙主修的不同學科框架,讓她體驗到社會學與統計學視角的根本差異,培養社會學的批判性思維並重新評估數據分析模型的適用性。雙主修統計學系之後,一開始以為會朝向統計學專業精進,但峰迴路轉,在大三時取得社會學系五年一貫的資格,使他必須於大四時在就讀社研所與完成雙主修學位之間選擇,在利弊權衡之下,他選擇放棄雙主修統資系,以輔系資格畢業並進入社會學研究所,延續其社會調查的專業培養之路。擁有社會學的背景,簡宜瑾的經驗展示了跨學科整合的價值,建議對數據分析有興趣的學生,應積極選修統計相關課程,並強調掌握多元的分析工具和理論框架,將能大幅提升職場競爭力。
   
圖:簡宜瑾系友                                                                                                  圖:黃靖翔系友

黃靖翔現為輔大法研所公法組碩一學生,具有輔大社會系和財經法律學系雙主修學位。他一開始便排除輔系的選項、確立雙主修的方向,這與他深知自己對未來職涯發展的期待有關。他提醒學弟妹,申請雙主修有成績、學習護照系統及名額限制等要求,因此需要及早規劃。此外,社會系和財經法律學系沒有專業實習的硬性規定,但黃靖翔仍在暑假主動申請到法律事務所實習,他強調,不論是學習過程、或在實習場域、或工讀職場中,「主動」是非常關鍵,遇到不懂的問題要主動請教,藉此累積經驗與重要職涯資產。

兩位系友都認為,雙主修學生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課業壓力與時間管理,如黃靖翔認為法律系的課程要求很高,評分多依賴考試,而社會系則以期中、期末報告為主。考試前他需要提前一至兩週準備法律系的考試內容,範圍通常涵蓋500到600頁的教材,使得他必須投入大量時間整理和理解。簡宜瑾也分享他的筆記學習技巧,在每學期修讀20學分以上的情況下,她採用筆記整理技巧來減少複習時間,也建議雙主修同學應主動搜尋學分抵免方案,以優化課程安排。對於學業壓力,簡宜瑾強調保持彈性心態的重要性,並建議同學適時向師長與同儕尋求支持,以有效舒緩心理壓力。黃靖翔則提到,雙主修法律系不僅需要毅力,還需要出色的時間管理和自我調整能力以及對這種生活樣態的覺悟。
 
由時間壓力衍生的另一個主軸是時間分配與選擇。在繁重的學業壓力下,熬夜讀書,睡眠不足幾乎成為常態,黃靖翔提到,學業幾乎都先於打工和戀愛。在演講最後,黃靖翔提到「現實與夢想的交織性」,認為透過社會學視角,他不斷分析自己一路上面對的多重機會與限制對其人生選擇與規劃的影響,例如經濟來源、家庭與朋友的看法等。面對這些現實考量,權衡自己的資源與限制,動態地調整自己的方向,「如何做選擇」成為高中學涯之後的最重要課題,並鼓勵學弟妹善用社會學的分析能力,為自己找到發展的利基。

簡宜瑾與黃靖翔的經驗分享,為大一學生們帶來了寶貴的啟發。從跨學科的選擇到時間管理的挑戰,兩位系友的故事展示了大學生活中多元學習與成長的可能性。他們的經歷不僅讓新生們對「雙主修」和「輔系」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鼓勵他們在學習旅程中勇於嘗試,探索自身的潛力。透過這次講座,學生們不僅學習到了如何兼顧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更了解到在大學四年中如何為自己的未來鋪路。相信他們在未來的學習中,將能更加積極地面對挑戰,開拓屬於自己的跨界學習之路。
上一頁

聯絡資訊

大學部
研究所
242062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羅耀拉大樓SL353室、SL312室